喀什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聚焦机关食堂主战场,以“制度固本、评估增效、科技赋能”三位一体治理模式,推动反食品浪费工作从“集中整治”向“长效管理”转化,助力反食品浪费工作走深走实。
制度固本,下好顶层设计“先手棋”。印发《喀什地区公共机构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》,建立季度专题会议机制,压实各部门主体责任,形成“部门协同、全员参与”工作格局。制定出台《喀什地区反食品浪费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》《喀什地区反食品浪费执法和专项检查制度》《喀什地区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工作方案》及《喀什地区反食品浪费工作评估标准》等配套制度,明确了反食品浪费工作责任、任务及标准,并将此工作纳入公共机构节能年终绩效考核体系,实行单位评优一票否决制,实现“有章可循、有标可依、有责可追”。
评估增效,打好精准治理“主动仗”。创新“线上监测+线下调研”双轨机制,拧紧食堂管理“安全阀”。将全地区64家公共机构食堂纳入“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系统食堂管理”模块,实时采集食材采购、用餐人数、餐厨垃圾产生量等数据,每季度对照《评估标准》量化打分,实现浪费问题“动态预警、智能分析”。每季度实地核查食堂制度落实、宣传氛围营造、餐食定量供应、垃圾分类处理等情况,建立“问题台账—限期整改—回头验收”闭环管理机制。严格落实餐厨垃圾“单独收集、分类存放、定点运输”制度,与具备资质的企业签订收运处置协议,保障餐厨垃圾“日产日清”。同时,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加装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备,通过生物降解等技术实现“变废为宝”,从源头减少浪费损耗。
科技赋能,出好示范引领“组合拳”。修订完善《喀什地区公共机构绿色食堂评价细则》,健全食材采购验收、供应审核、出入库登记等管理制度,积极推行“按用餐人数动态备餐”模式。率先在地委食堂、地直综合办公区、“喀什味道”等3家餐饮场所推广“智慧食堂”人脸识别就餐系统,集成刷脸支付、数据统计等功能,实时掌握用餐人员动态,辅助食堂精准调控餐食分量,实现就餐高效化、服务人性化目标,节约人工成本15%。引导干部职工养成“按需取餐、文明用餐”习惯,积极营造“节约光荣、浪费可耻”的浓厚氛围,推动形成勤俭节约新风尚,助力公共机构食堂管理向绿色、高效、智能方向持续迈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