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吉州机关事务管理局以节能监察和能源审计为突破口,将精准监察、靶向整改、智慧监管、长效赋能贯穿全链条,推动公共机构节能从“单点突破”迈向“系统跃升”,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织密“制度+技术”双网,精准定位能耗短板。构建监察体系,筑牢制度根基。紧扣《公共机构节能条例》,制定《节能审计监察操作指南》,明确能源管理、统计核算等六大审计维度,细化“计划编制-现场核验-整改追踪”全流程标准,将1200余家政府单位、教育医疗等机构纳入监管“一张网”。在专项监察中,以能源资源消费量为切入点,运用智能设备进行全面诊断,形成可视化“能耗分析图”,快速筛查出使用落后水泵、高耗能电机等问题,为后续整改提供精准依据。
推行“分类+销号”整改,靶向解决用能问题。创新整改机制,确保问题清零见底。对设备淘汰类问题实行“限时销号”,相关单位在监察后迅速启动应急采购,完成8台水泵更换;同步开展“学改结合”行动,组织全员学习节能法规,倒排工期推进设备更换,按期完成整改。对存在搬迁计划的单位实施“过渡+长效”双轨方案,通过实时跟踪整改进度,对滞后单位现场督办,实现问题整改率100%。
深化“数据+市场”融合,智慧驱动能效升级。昌吉州以能源审计大数据为“导航仪”,精准定位公共机构节能潜力点,同步引入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化机制,推动数据技术与市场力量深度融合。通过分析用能各环节数据,形成涵盖能耗构成、损失环节的“三维诊断报告”,并据此编制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库建议书》,靶向筛选10家重点用能单位实施改造。
链通“查、改、评、建”全过程,彰显节能示范成果。昌吉州机关事务管理局通过建立系统化评估标准,从能源消耗、技术改造、管理创新等维度,推动全域节能工作提质增效。在监察中精准定位相关单位能耗漏洞,督促完成线路改造并停用三级能效变压器,构建“三级计量”能源监测体系,实时追踪能源流向。同时,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将节能成效与典型选树紧密结合,综合评定各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水平,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。截至目前,昌吉州累计创建全国能效领跑者1家、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0家、自治区级示范单位33家、节约型机关304家,5项节能案例入选全国公共机构绿色低碳示范案例,形成了“以点带动面、县县有示范”的良好局面。从精准诊断到智慧施治,从市场破局到长效护航,昌吉州以“四招连环拳”用好公共机构节能监察和能源审计,构建起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。下一步,昌吉州将持续深耕数智技术应用,扩大合同能源管理覆盖范围,积极探索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昌吉经验”,为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,在绿色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,书写低碳转型的新篇章。